“终于完故意愿啦!”艺术与传媒学院大二的学生姜大伟在献完血之后显得格外轻松。早上不到七点便起床,有了前频频到的太晚没有献上血的经历,这次姜大伟一早就没敢延误,赶着第一拨坐到了期待区的位子上。从期待到抽血、验血、献血,姜大伟的脸上从没有泛起紧张的情绪,反而满脸的轻松神情:“我们家有献血的古板,我父亲献血许多年了,现在因为身体原因医生不让他献了,他便开始献血小板。” 他之所以想来献血,是受家庭的影响,现在的姜大伟开始发出发边的朋友一起加入到献血的运动中来。坐在他身边的舍友说:“我们都是被大伟招呼过来的。昨天晚上我们很早就睡了,今天特地起了个大早,是前几名过来排队的。”献血的全程中,姜大伟轻松的神情在众人中很是突出,似乎在外人看来恐惧疼痛的抽血历程,不过是一次小小的人生体验罢了。
在献血现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经历过了数次的无偿献血运动,或是站在角落里默默效劳,或是躲在镜头背后纪录下一个个感人瞬间。但今天,他和她,也是主角。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几抹红色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来自计信学院的大二学生张秋霞在献血之后只休息了片刻就继续投入了事情,丝毫没有倦怠,依旧为同学们递糖水递面包。“以前组织献血的时候因为身体有些疲劳错过了时机,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在其他献完血的小女孩还在休息的时候,她开始接着为同学指引路线,胳膊上还贴着凝血的创口贴。“以前来都是忙着给别人拍照,今天自己也被别人拍一次。”一直以来在学校担负摄影重要任务的日出工商记者团摄影部王正博如是说道,坐在椅子上的他明显有些紧张,可是依旧笑对镜头,时时时跟举着照相机的“晚辈”探讨一下拍摄角度,也就忘记了抽血的疼痛。
此次无偿献血运动继续获得了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据统计,短短一上午,共有254位同学加入了献血。艺术与传媒学院作为承办单位,提前一周就开始做各项准备和宣传事情。学校红十字会的同学们总结以往经验,组织献血同学发号排队,每20人一组有序进入献血大厅,坚持采血现场空气流通。学生处石淑艳老师、校医院刘医生等是献血现场的“老人”,盯在现场,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种种问题。学生志愿者们则为献血运动提供了全程效劳,早早赶到采血现场,为同学们咨询献血知识、献血流程,告诉同学们填表要求等,用微笑温暖着献血的同学。献血期间,学生随处长吕素香来到现场看望献血同学及在场的事情人员。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家庭中的耳濡目染、幕后转到幕前的身体力行、自己积极献血同时勉励身边的人加入到献血的行列,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在春天里通报。
附:献血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