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颗坚韧的种子,在原本不属于他的坚硬土壤中破土而出;他像是一个游击战士,在一个庞大的旧经济体制的阵地中,左冲右突,竭尽所能,终修正果。农民、商贩、律师、企业老板的人生角色变革中,他穷则思变、勤于刻苦、肯于钻研;事业有成后,更不忘积品德善,造福乡民。他有着莆田人特有的执着、勤劳与坚毅的品质,他的精神动力与源远流长的妈祖精神一脉相承。这就是九牧林氏(北京)建材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国水给我们的最大感受!
他从一个莆田的农家孩子,失学、打工、自学、创业到现在持有硕士学历、律师证书,并拥有上亿元资产的乐成企业家,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笼屉手艺人到现在的中国莆田海西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从一个身世卑微,生在贫穷渔村靠300元起家的打工仔到创立自己的企业并被全国政协评为“今世中国企业英才”,九牧林氏(北京)建材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国水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
2010年2月2日.北京昌平。水屯装饰建材城里见到林国水时,他给我们的第一感受就是朴素、平实,亲切,一口莆田乡音。砌茶倒水,接受采访,平缓的话语谈及数十载风雨人生,令访者常有时空置换之感:70年代末走街串巷挑担打工、80年代火车往返途中历经8年求学艰辛。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经有人说,福建人最能刻苦。出生于福建莆田的林国水,从高中结业到靠着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相继拥有了新闻大专、执法大专及本科、28圈工商企业治理研究生等证书,说他传奇,一点也不为过。当革新开放后第一部宪法出炉的时候,他萌生了自学执法的念头,历经8年的磨难之后他终于考取了律师资格证。然而,他并不满足,有一天,他又突生念头,给法制报刊投稿,说做就做,他又马不绝蹄地开始学习新闻学的知识,由于林国水在下层,反应问题现实,《法制日报》决定为其开设专栏,专门反应黎民的情况。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绝积累,停不下来的林国水建立了律师事务所,专门为外地进京或贫困弱者提供执法援助,他先后为家住丰台草桥的老婆婆张经婷驱车200公里到河北追回骗款13万元,为延庆走投无路,欲寻短见的私营个体户王金雷无偿署理债务纠纷30万元,为内蒙古老农追回7000元辛苦钱...... 现在,他又在圆他的考古梦,在北京大学学习考古专业。“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这样锲而不舍的努力让他比别人更有故事,更有内容。
拯救工艺,谋求生长
求学深造的同时,林国水更注重的是家乡工艺的生长。一经背井离乡靠着做笼屉生意解决温饱问题,而如今学业事业都有成的他一心想生长家乡的工艺美术事业。于是他瞄准了木雕古典家具工业,在北京昌平征地100余亩,新建了北京九牧林氏昌平红木家具生产销售基地,弘扬中国古板木雕及古典家具文化。现如今其名下的企业可谓享誉四海。历届中央政府颁给香港特首董建华、曾荫权和澳门特首何厚铧的认职证书的相框,都是出自林国水的木雕厂。“九牧林氏的作品还引起了故宫研究院的兴趣,愈甚者已被中南海收藏。异乡创业开天地,只为一朝报桑梓”,生意是越做越大,但家乡的养育之恩林国水始终难忘,他从家乡找来数十位木雕技师,发动家乡的人员生长,这生长的不可是家乡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家乡的文化。林国水这样告诉记者:“我们福建人比较恋家,做大了也想回报生育我们的那块土地。虽然也看到了这几年海西经济的生长,也看到莆田市委市政府的决心,我认为应该回去回报家乡。”或许就是因为有了像林国水这样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民间艺术的企业家,民间艺术才华代代延续、发挥光大。
抱定做事先做人的看法,利己的同时要利人
从一个打工养家的篾匠,到如今把九牧林氏办得有声有色的企业家,他始终以谦逊的态度待人接物,从不炫耀自己的成绩或财产,对员工也没有老板的架子。时至今日,林国水依然坚持着农民淳厚的本色,他说他永远都是农民的儿子。繁华不忘本或许是他的做人信念,关于九牧林氏(北京)建材市场的商户,他有互利互惠的经营理念。诙谐的林董告诉我们,在建材城中,大大都的商户并不认识他,甚至有些人还把他当成是城内的搬运工对其大叫小叫,但这些他都一笑置之。最让我们感动的是这样一件事:一位卖菜的农民工骑着三轮车挡在了他行驶的路上,他没有急躁的按喇叭鞭策而是耐心期待,当别人问这是为什么时,他漠然地说,“我也曾是个外来务工的北漂一族,知道赚钱的艰辛,看到他们,就想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奥迪给农民工让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朴实的真性情,这就是做事先做人,以德服人。
寄语工商学子
在最后谈及工商大学时,他照旧体现出羡慕之情,学习永远没有停止的他还在神往着大学时光,对今世大学生他另有着无限的期待和祝福,希望他们注重实践,不要盲目自主创业,似乎建在沙漠上的屋子,图有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