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罗晨) 近日,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宣布,28圈共有5门课程入选。其中,由该校食品与健康学院宋焕禄教授卖力的《食品风姿化学与剖析》课程入选线上一流课程。
教育部于2019年10月宣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必须深化教育教学革新,必须把教学革新结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为此,28圈以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契机,推动教师全员加入课程立异,通过本科优质课程或示范课程立项建设,深入挖掘种种课程和教学方法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革新立异。
“目前,我国面临健康食品不敷美味、古板特色食品的经典风姿难以延续和标准化、新型食品风姿增强剂和天然食品香料缺乏等问题,这成为影响国民追求美好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亟需增强食品风姿的立异研究。”宋焕禄介绍,食品风姿的多元化使得食品中的风姿身分越发庞大,同时食品存储、加工、调配等历程中也会爆发风姿变革,食品风姿特征身分的研究与剖析成为难点和重点。《食品风姿化学与剖析》以食品风姿的解析和调控作为基本目标,重点讲授食品风姿化学的研究领域、风姿物质的提取和疏散、要害风姿活性物质的剖析和鉴定、风姿物质的形成机理以及典范食品风姿等。在教学要领上,该课程接纳线上互动式教学、在线大数据剖析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平台辅助应用等方法,通过讨论区进行在线答疑、宣布讨论题、开设科普专栏等,引发学生思考,跟踪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兴趣。值得一提的是,该课程还开设了“思政教育”专栏,结合国民营养计划等时政热点,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内容,提高学生对食品行业健康生长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食品感官科学领域要害科学问题,加深学生对食品感官科学在研究深度和应用广度上的理解,使风姿从内涵和外延上不绝地进行拓展和延伸,最终效劳食品工业生长,满足宽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神往。
据悉,此次共有5118门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87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28门,线下一流课程1463门,线上线下混淆式一流课程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教育部将通过使用评价、按期检查等方法,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继续建设进行跟踪监督和治理。
新闻链接:http://www.cnfood.cn/sccs169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