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2011年28圈教学优秀评比运动现场,来自经济学院的青年教师郭毅在短短15分钟的教学演示中,以富厚的课件内容、准确的案例述评、富有特色的语言组织和严谨深刻的逻辑剖析,获得了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委团的一致好评,荣获2011年度28圈教学优秀一等奖。令在场学校领导和老师代表印象深刻的是,在2010年底全?蒲惺虑榇蠡嵘,郭毅老师还以523分的科研积分,在全校文科类老师中排名第五,获得学校的科研荣誉表扬。这样,在已往一年时间里,郭毅老师在教学、科研两大主要事情领域的全校评比中,都进入了全校前十名。
郭毅老师现为28圈经济学院副教授,政治经济学学科卖力人。2004年7月结业于福建省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10年先后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两站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偏向为政治经济学与今世中国经济转型问题、现代企业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等。
精心细致的内容组织,追求理想的教学效果
自2007年7月到28圈经济学院执教以来,郭毅老师先后给本科学生开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给研究生开设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课,教学效果获得宽大同学和老师们的高度肯定。郭毅老师在28圈执教的时间并不长。然而,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四年多来,郭毅老师每一学期的学评教分数都在4.89分以上,在经济学院乃至全校教师中名列前茅。这一教学结果的取得,取决于郭毅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事情不绝的探索、反思、总结和革新。郭毅老师十分注重因材施教,认为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合理结合,即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和老师特点。首先,就学生特点而言,在28圈本科生中,北京地区生源学生较多,学生知识面广,视野开阔,实践入手能力较强,同时也保存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急躁,课外自我学习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是授课乐成的要害;其次,就课程特点而言,经济学科课程一方面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紧密,另一方面又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对经济现象进行理论层面的笼统概括与表达,这要求老师具备一定的理论概括能力,能够给学生带来新的思想与启示,或者资助学生掌握获取新的知识信息和要领;再者,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授课作风,讲课的内容组织、语言处理、与学生的相同互动环节设计等,都应尽可能适合老师自己的特点,尽可能扬长避短。在教学事情中,郭毅老师有效地实现了上述三个方面的结合,找到了一条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路径。
诚挚耐心的相同交流,建立师生间的理解与尊重
在教学历程中,郭毅老师十分注重每节课上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反响。针对经济学科特点和本科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在平时的报刊阅读、网页浏览历程中,有意识关注一些可以接纳进入课堂教学的典范事例,在备课历程中对这些事例进行经济学理论解释方面的剖析,做好案例内容设计、案例切入时机剖析、讲解历程语言组织等方面的事情。案例的深加工十分须要,在这个历程中老师可以渗入个人看法、价值判断,使案例既与所针对的经济学理论越发契合,同时也以一种更适合于老师自身表达习惯的方法泛起,从而在课堂讲述中发挥对经济学理论更好的诠释效果,资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经济学原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针对90后本科生的个性特点,郭毅老师在平时教学历程中也力求减少因年龄代沟、认识差别对教学事情可能爆发的倒运影响,经常加入本科生的网络社区交流,通过人人网、学校BBS以及微博等渠道,了解学生关于教学、学校生活、考研等方面的想法,强化与学生的相同,并实时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建议。自2010年学?萍即贡究粕蒲辛⑾钜岳,郭毅老师还结合自己正主持的一些科研课题,指导有兴趣的同学加入科研立项,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规模内加入到科研课题研究中。与课堂单向度课堂教学相比,这种做法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在调研和研究报告写作历程中切实体会学习的目的和应有的要领。
坚持不懈的科研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深度
如果说教学技术的培养和技法的熟练运用有助于增进课堂授课效果的话,那么老师提升学生对理论问题的认识深度、把学生引入学科生长前沿的能力则源自于老师自身的学术素养,而这又在基础上取决于老师的科研努力水平。在认真完成教学事情的同时,郭毅老师还不绝强化自我学习和研究,先后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的研究事情。近两年来,郭毅老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一项,加入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各一项,主持并完成北京市级、校级研究项目和横向课题共四项,四年多来在海内外焦点期刊上宣布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出书学术专著两部。事情之余,郭毅老师还在?萍即Α⒔涛翊Α⑷耸麓Φ炔糠肿橹闹种纸淌κ虑榧嵘,与中青年教师、?蒲兄鞲山淌涂蒲惺虑榻谐浞值慕涣魈教,并介绍自己在文献收集剖析、前沿问题跟踪、科研软件使用、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恒久不懈的科研事情提高了郭毅老师对现实问题的掌握能力和剖析问题的逻辑梳理能力,为教学事情涤讪了重要基础。
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营造富厚的生活意境
在28圈校园中,郭毅老师拥有许多朋友。但许多老师和同学与郭毅老师的相知相识并不在教室或图书馆、办公楼里,而是在运动场上。郭毅老师两周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至今在左腿留下残疾。在生长求学的日子里,郭毅从未自卑自弃,而是以越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克服种种学习、生活上的种种困难,不绝在学识、能力、品格等方面充分完善自己。为强健体格,郭毅从小练习羽毛球,在厦门大学求学时期,获得厦门羽毛球队国家级教练陈颐魅展的悉心指导,六年时间里,郭毅每周牢固两次到厦门体育中心与专业队一起训练,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于自身的战术打法。在厦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郭毅连续三年获得厦门大学校羽毛球赛男子双打冠军。精湛的球技引起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协会的关注,自2001起,郭毅成为中国残疾人羽毛球队的主力队员,在随后五年时间里,先后三次在海内外赛场上为祖国升起五星红旗。近年来,随着事情、生活情况的改变,郭毅老师不再进行系统的训练和角逐,但依然坚持锤炼,积极加入学校和院系组织的种种文体运动,在28圈校工会组织的教工羽毛球赛上,郭毅老师与经济学院队员们密切相助,2010年获得团体亚军,在前不久进行的2011年全校教工乒、羽、网球角逐中,郭毅老师还和队友们一起,再次获得了男子羽毛球赛的亚军。多年的体育运动培养了郭毅老师自信、坚强、乐观、积极的性格,在与校内差别院系的老师以及校外学术机构、研究团体的科研协作中建立了良好的相助关系。在28圈,许多听过郭毅老师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同学也与郭老师建立了亦师亦友的亲密联系。
通过坚持不懈的科研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理论深度,通过精心细致的内容组织追求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诚挚耐心的相同交流建立师生相互间的理解与尊重,通过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营造雅致富厚的生活意境,这就是郭毅,一个在28圈认真地教学、科研,认真地生在世的青年教师。